三峡集团违规操作,决不能止于内部整改

  2月17日,三峡集团官网公布了中央第九巡视组的巡视情况。其中,三峡集团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暗箱操作、分包及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问题,还存在办公用房面积过大、公务消费铺张浪费等现象,此外,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不规范不透明,选人用人决策问题突出等。值得注意的是,三峡集团官网中也提及,巡视组还收到了反映一些领导人员的问题线索,已按照有关规定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
  近年来,中纪委针对垄断国企的反腐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民航、电信、石油等系统一个个大案要案纷纷浮出水面。十八大之后,包括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在内的“中石油腐败窝案”被曝出,更是震撼人心。与此同时,包括中铁建设在内的多家央企也因为每年的招待费动辄数亿元的问题,而被责令要求整改。可以说,从垄断国企和大型央企领域不断喷涌出的腐败问题来看,这既表明了中央敢打“大老虎”的决心和魄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国企在过去一直存在监督严重失位的状态。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三峡集团成立虽然只有短短21年,但已经拥有多达17家子公司,集团员工近2万人。更重要的是,三峡集团作为国企,最高领导享受的是正部级待遇,这意味三峡集团的董事长和国务院掌管央企的国资委主任为同一级别。从1993年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起,为了早日建成这一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大坝,整个中国的力量都被汇聚起来建设这一巨大的工程。
  巨大的资源被输入,巨大的权力被赋予,但值得一提的是,与权力相应的严格监督却并未到位。依照国务院第九巡视组组长侯凯的说法,有的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一些招投标暗箱操作,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当然,这些还不是三峡集团建设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全部,像三公消费铺张浪费的问题,也同样惹人瞩目。据悉,三峡集团未来将有4个总部,仅北京总部的办公楼,领导和普通员工的人均办公面积就超标了数倍。此外,诸如公车级别,公款消费,林林总总的问题几乎遍布各级人士。
  此外,在具体的项目招标中,尽管我们还无法获知具体个案的违规情况,但从中纪委巡视组公布的情况来看,不少三峡集团的领导更习惯的是“一言堂”,而非所谓的“集体决策”。这种决策模式的存在,直接废弃了原本设立的审批监督制度,也为招投标过程中进行权力寻租、安插领导亲属提供了适宜的温床。
  对此,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在中纪委巡视组通报会上表示,集团已经开始进行内部整改,其具体时限为分解为到2013年底、2014年4月底前、2014年6月底和中长期等时间段。另外,三峡集团还将集团总部的“三公”经费预算在2013年基础上再下降10%。三峡集团的上述表态一出,体现出中纪委巡视组立竿见影的巡视效果,但同时,巡视组一旦撤离,原先监督失位的领域是否回归原状,也依旧是所要正视的问题。
  而就具体的三公经费而言,是否三峡集团总部下降就可以?事实上,三公消费的大头势必是集团17个子公司,假若子公司无动于衷,那么改革恐难有成效。更值一提的是,领导干预工程招投标,安插自己的亲属中标,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涉嫌犯罪。按照中纪委巡视组的说法,相关材料已经移交中纪委、中组部和相关部门处理,我们也期望所有徇私枉法、损公肥私的领导,都将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
  所以,针对三峡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的腐败违规问题,司法的介入应该是后续步骤。仅仅进行集团内部的整改,是无法向公众交代的。当然了,除了惩处已经发生的违规行为,更紧迫的还在于如何完善针对三峡集团的监督问题。在招投标上做到严格的公开、公正、透明,在三公消费层面设计好监管路径,诸如此类的制度设计工作,应该在巡视完成之后迅速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起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