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逻辑为起点的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全球市场化与民主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当今全球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全球市场化与民主化的进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次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中国也因此迅速崛起。
  正是全球经济结构的这一变化,导致全球财富重新分配。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新兴经济体比重已经上升到50%,从2003年到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每年都比发达国家经济体高出4%,推动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
  与此对应,全球外债总值为56.9万亿美元,美、英、德、法、意、荷、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分别处于前10位,它们外债总和已占全球债务82%,而美国外债达13.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债的23.9%。目前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但是,民主化与市场化根本不是什么全盘美国化和西方化。任何妄想中国全盘西化(全盘美国化)的绝对肯定观点,或者是打着伪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机械照搬马列原著中一系列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论述,借以全盘否定西方经济民主制度的观点,归根到底,二者都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不能自拔,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须坚决予以摈弃。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任何妄想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幻想,都将被现实的历史车轮碾得粉碎!因此,中国经济也应当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设,才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均贫富”的戏剧性变化:富国在变穷,穷国在变富。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因为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成为消费型国家,发展势头减弱,工作机会减少,中产阶层每况愈下。消费依赖进口,而进口的增加导致贸易逆差的加剧。
  发展中国家得益于前述生产资料要素的转移,成为了世界性工厂,推动了出口及外汇诸备,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 全球外汇储备为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发生“均贫富”的结构性变化的原因及其表现:
  冷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政治全球化打开了经济全球化这个潘朵拉盒子,饥渴的资本纷纷从美国和西方涌向地球的另一半,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因为那里有巨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与此相比,美国和西方因为发展趋于饱和,投资回报空间越来越稀薄。全球化时代资本与技术对世界廉价劳动力的追逐,加速了全球资本从高工资发达国家向低工资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和流动,由此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模型。
  首先,随着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向地球另一半的转移,全球经济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1978年以来中国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美国500强企业前10名都有在中国投资,他们在中国的生意份额越来越大,超过其本土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三倍,由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亿美元。
  其次,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全球经济结构和经济循环机制的变更,这种变更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两极化格局的产生,一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产业转移和外包,它们成为消费型国家,由此走向经济的衰退。另一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由于全球资本和技术的输入,它们成为生产型国家,由此走向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美国和西方国家曾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而生产和研发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全球经济循环机制中,财富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入西方发达国家,以至于穷国愈穷,富国愈富。而现在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廉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运回母国,因此美国和西方国家成为消费型社会和农产品和原料出口国。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相互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倡导的合作双赢、共享红利的原则,正成为各国政府及其企业组织间,相互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以市场逻辑为起点的经济全球化正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扁平,越来越民主化,人类正在走向一个没有政治边境的世界。当然,如何最终建立全新的全球政治与经济管理与合作模式,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相信集中全人类的智慧,世界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定会到达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终实现世界大同的彼岸!

http://1h7tx.c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