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必将陷入深重危机

  中国经济必将陷入深重危机
  董风江
  摘要: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政府主导的增加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是产能严重过剩和政府债务猛增。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财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不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政府一直对房地产泡沫持非常克制的态度,如今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岌岌可危,这与政府的保护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国政府已经走上了这样一条发展模式:依靠房地产泡沫来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依靠土地出让收入来支撑投资。中国政府已经骑虎难下,离不开这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必然将中国带入危机。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美国房价泡沫破灭后,造成了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也必将破灭,接下来等待中国的也必将是深重的经济危机。届时,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土地出让收入锐减,政府债务将不堪重负,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将大幅增加,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大量企业破产或倒闭,失业率猛增,各种社会问题将突显出来。
  正文: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经济将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增加,政府深陷债务泥潭不能自拔,经济增速陷入长期低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将发生的。
  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使政府债务不堪重负
  所周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出口增长大幅放缓的形势下,各地方政府更是把增加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措施,纷纷出台庞大的投资计划。2012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各地公布的投资计划涉及金额达7万亿元。另据媒体2012年9月报道,四川省召开重大项目投资会,共推出224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3.67万亿元。2013年6月有媒体报道,浙江正在积极推动未来五年的1000个大规模投资项目,如果项目全部启动,将在建设周期内带动超过10万亿人民币总投资。
  从上述这些投资规划可以看出,大规模投资冲动是很多地方的普遍现象。2008年中央政府主导的“四万亿”投资,现在已经暴露出了投资效益不高、加剧经济结构扭曲和产能过剩、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问题。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无疑会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在当前中国绝大多数行业产能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地方的大规模投资必然出现重复建设进而加剧产能过剩,过剩的产能不但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将造成投资资金的损失浪费。除了工业投资,地方投资还重点投向市政、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四川省的投资计划为例,2242个重大项目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39个,主要包括水利、农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园区基础设施,总投资14866亿元,重大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317个,总投资3683亿元;两项合计18549亿元,占总体投资规划的50%。这些投资项目在当前会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刺激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存在极大隐患,市政、交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大多是没有经济收益的,将极大地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会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GDP的快速增长,快速增加的财政收入消化了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但在经济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增长潜力大大缩小,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助推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益已大大下降,GDP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难以支撑大规模投资形成的政府债务,政府债务负担将成为严重问题。
  市政、交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民生项目不是不能投入,而是投资必须要量力而行,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好大喜功,不计成本,盲目投资,最终将导致地方债务不堪重负。如山西大同,在前任市长耿彦波的主导下,把经营土地、负债发展的模式发展到极致,搞大拆大建,全面修复古城,并另外建设新城,从2008年到2012年城建投入达1000亿元,现在由于资金供应不上,很多建设项目停工,目前大同市政府深陷债务泥潭之中。再如武汉政府,正在通过大规模举债,来实现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据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统计,2013年武汉的工地数量高达11012个,与此相应的是,武汉市政府债务余额从2008年的747.60亿元急增至2012年6月的2037.05亿元,四年时间上涨近两倍,市政府债务率高达185%,引来人们对武汉市政府债务偿还能力的极大担心。与武汉一样,太原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满城挖。另据媒体报道,河南开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预计四年花费达1000亿元,而开封2012年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又如,据估算昆明市政府2012年的债务率已达122.9%,而昆明未来将建设5条市域铁路和9条地铁线路,总投资3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昆明市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8亿元的8倍,而地铁项目基本上是不赢利的,以北京为例,每年需要财政补贴30亿元,因此昆明地铁建设无疑将会给昆明市财政背上沉重债务负担。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末,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14万亿元。国家审计署2013年对36个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表明,不少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堪忧。9个省会城市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219.57%;13个省会城市偿债率超过20%,最高达67.69%;5个省会城市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最高达38.01%;2个省会城市逾期债务率超过10%,最高达16.36%。可见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出现问题,随着大规模投资计划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将日趋严重。
  二、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最终必将走向破灭,届时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信贷风险将突出显现,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将陷入低迷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全口径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审计署对全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12个省、307个市、1131个县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占债务资金总量的37.96%。
  在以GDP增长为主的政绩考核模式下,地方政府要想取得政绩,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而投资需要资金,所以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变得日益依赖。自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实行住宅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方式,以“价高者先得”为原则,开发商想要拿到土地,必须出价高于其他竞拍者,使土地出让价格迅速彪升。土地成本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不断上涨直接推动房价不断上涨。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实际成为房地产泡沫膨胀的重要推手。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大幅增长,地方政府实际成为房价上涨的受益者。
  地方政府从房地产繁荣中尝到了土地出让收益的甜头,在旧城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纷纷打起了建设新城的主意。地方政府通过低价从农民手中征收土地,再通过高价拍卖给开发商,从中获取巨大差价。现在新城建设几乎蔓延到了全国各地,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城市新城规划人口为80万,相当于现有城市人口。各地新城建设规划铺得越来越大,如2012年,兰州获得国家批准,筹建占地规模相当于四到五个兰州城的新区,此外又规划出一个占地规模相当于整个兰州老城区的兰州新城。贵阳市提出建设3个新区,规划面积860平方公里,比贵阳现有市区面积的四倍还要大。
  很多新区建设没有经过科学调研和论证,而是源于领导的拍脑袋决策,造成这些新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有些地方虽然提出了新城建设要以产业为先导,实行产城融合,但大规模新城建设能否吸引到足够多的投资项目非常可疑。现有的城市大多数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形成的,而各地的新城建设却普遍希望在短时期内就建成一座同等规模甚至更大的新城,这是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
  新城建成后谁来居住呢?农民大多买不起新城的房屋,老城区的居民大多已有房屋,不可能普遍在新区买一套房屋放在那里当摆设。尤其是很多新区没有什么产业基础,人们不可能单纯为了居住而到那里居住。结果是新城建成了一座座无人居住的空城。人们形象地把那些大量房屋空置,晚上少有灯光的城市叫作“鬼城”,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城区面积32平方公里,房屋入住率不到30%,大量在建房地产项目停工,售楼处关门,城区里空空荡荡。类似的有河南郑州新区、杭州郊区的天都市,贵州贵阳、山东营口,江苏常州、河南鹤壁和湖北十堰等城市的新区也都被曝光存在类似的情形。就连北京、天津这两个超大城市之间,也有一座鬼城,那就是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号称要建成亚洲地区最大的别墅区,已建成别墅3000座,入住率只有30%,由于已建成别墅销售困难,大量在建别墅被迫停工成为废墟。
  这种盲目的新城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投入大量人财物力,最后却成为一座座空城鬼城,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地方政府为这些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必然要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从而引发地方债务风险。如鄂尔多斯,为建设康巴什新城,使市政府背上巨额债务包袱,2013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制定出台了政府债务三年化解方案,需要化解债务346.6亿元。
  在中央提出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后,各地纷纷把城市扩容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超前规划的口号下,大搞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容,借助推城镇化之名,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到头来如果实体经济跟不上,吸纳不了更多人就业,只能造成土地和资金的损失浪费。比如,在西南一个县级市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严重超过实际需求,估计需要至少15年才能消化。
  支撑各地大搞新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热情的是各地楼市高涨的房价。多年来在政府不断的政策调控下,中国各地房价连年大幅上涨,出现了越调控越涨的局面。于是有些人开始嘲讽政府调控政策的无能。其实并不是政府调控不了房价,而是政府并不真的想把房价降下来。房价高涨的背后是政府丰厚的土地出让收入,如果因为调控使房价降下来,导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致使政府投资和偿债的资金来源减少,那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政府顶多只是希望房价上涨的慢一点儿。因此多年来大多数政府调控政策都很温和,甚至是重申过去无效的政策。只是在房价涨幅非常巨大的情况下,政府才在2011年的新“国八条”中出台了限购政策,这之后房价继续上涨,政府却不愿意再出台更有力度的调控政策了。房价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过盛,但直到现在,政策仍然允许居民利用银行贷款购买第二套房,而第二套房基本上以投资性需求为主,但政策却始终不肯取消第二套房贷。
  房价连年大涨,造成了中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并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2010年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评选全球七大金融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被评为仅次于金价泡沫的第二大泡沫,如今国际金价泡沫已经破灭,但中国房地产泡沫仍在进一步发展。据媒体报道,2013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房价收入比经计算得出,中国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跻身世界最贵房产市场之列,超过了东京、伦敦和纽约,世界前十名最昂贵房产市场中有七名在中国。从2003年开始,中国房价大幅上涨已历十年,很多中心城市的房价涨幅已达数倍。以北京为例,2003年房屋均价4737元,2013年5月成交均价21433元/平方米,上涨3.5倍,而五环以内的北京市区房价则上涨更多。
  房价不可能永远只涨不跌,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最终必然要破灭,泡沫越重,破灭的危害越大。前期涨幅过大的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房价已出现深度调整,中国各城市的房价泡沫继续膨胀,最终将会步温州和鄂尔多斯的后尘。从房价收入比、房价上涨倍数等角度考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而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都破灭了。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大幅增加,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低迷;美国的房价泡沫破灭后,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业造成严重损失。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危害。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将会有大量的楼盘销售不出去,大量耗费巨资兴建的新城将会沦为鬼城;房地产投资将会大幅下滑,土地出让收入随之大幅下降。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偿还的重要来源是土地出让收入,届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将会突显出来。房价大幅下滑将使银行发放的大量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沦为不良,同时许多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的企业和个人贷款也会由于抵押物价值下降而出现拒还的情况。银行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债权人,政府债务出现风险,也将加重银行的信贷资产损失。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将会造成对钢材、水泥、玻璃、家具、家电以及建筑业和装修业等众多行业的需求下降,进而使整个中国经济陷入低迷。
  三、防范危机的政策建议
  中央政府必须充好认识地方政府不顾财力盲目投资建设和大搞土地经营、负债发展模式的严重危害性,充分认识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城新区建设将会造成的巨大土地和资金损失浪费,充分认识任由房地产泡沫膨胀最后导致房价泡沫破灭导致的严重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坚持遏制这些问题的继续发展。
  (一)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规定地方政府必须遵守的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上限,规定地方政府领导人对地方政府债务必须承担的领导责任,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不计成本盲目投资的行为。
  (二)对各种新城新区建设和摊大饼式城市扩容进行坚决清理,停止不切实际的新城新区建设行为,对未经批准擅自上马新城新区建设项目的地方政府领导人进行问责。合理控制工商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比率,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度扩张。
  (三)取消第二套房贷,坚决遏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
  过度投资和投机是房地产泡沫膨胀的重要原因,银行住房按揭贷款放大了购房者的购房能力,第二套购房主要是以投资为主,而不是以改善性住房需求为主,在当前房地产泡沫风险高胀的情况下,理应停止第二套房贷,对已有一套住房者也应禁止以银行按揭贷款购买房屋。
  (四)改革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出让“价高者先得”的拍卖办法,控制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土地招拍挂“价高者先得”的出让方式,导致土地出让价格快速上涨,是造成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改革土地拍卖方式。改革其实也很简单,可以要求开发商同时申报所开发地块的预定房价和土地竞买价格,以房价孰低者先得,房价低必然控制开发商拿地的成本,使开发商不能竞抬地价,土地竟买价格以挂牌基准价为下限。或政府确定土地出售单价,以房价为竞价对象,实行房价最低者先得的拍卖方式,确定土地出售对象。要规定预定房价就是开发商未来售房的价格,不得变更,事先公布并由全社会监督,这样就可以控制新建房屋的价格,抑制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
  若采取上述土地招拍挂出让改革措施,首先必须要遏制政府以地生财的理念,要求政府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采取上述土地出让改革措施,中国经济和金融必然要因房地产泡沫破灭付出重大代价,相对于此而言,采取土地出让方式改革措施,应当是政府理性的选择。
  (五)积极推行房产税
  推行房产税,可以有效增加房地产的持有成本,抑制投资与投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下,一些富人大规模炒房,一人持有十几套、几十套房产的情况不在少数,据媒体披露有的煤老板曾经一次购房上百套。对拥有多套房者应该果断地采取较高的房产税措施,以有效打压房地产过度投资与投机。而对普通居民自住住房,可以通过合理设定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的方式,使普通居民自住房屋不必缴纳房产税费,从而不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不增加政策的实施难度。采取这一政策,需要采取全国住房登记信息联网,这在技术上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是否采取这项政策关键是看政府是否有意愿和决心。
  (六)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
  当前各地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已经到了难以为继、必须转变的时候了。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目录,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硬约束,强化问责制,使政府在投资中从主角转变为引导、服务和监管的角色。要通过产业政策引领和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扶持力度,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走以创新引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地方政府不计成本、盲目投资、大搞新城建设、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等问题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如果中央政府对上述现象不及时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和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到来只是迟早的事,届时中国经济必将遭受沉重打击。遗憾的是,中国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看不到即将到来的危机,不愿意采取措施及时遏制风险。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三日

https://aisshopp.com/life-is-full-of-wealth-feng-shui%e2%98%a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