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模式之争:且看这两家平台如何论战(转载)

  
  
  P2P网络借贷被引入中国后,发生了多重变异,各种模式竞相发展。有纯平台模式、线下线上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等。其中,线上纯平台模式典型代表为拍拍贷,坚守了7年,累计交易量突破10亿,虽然发展节奏和新平台相比略显缓慢,但因其成立时间较早,市场培育时间较长,知名度高。而线上线下模式又分为线下与小贷公司合作、线下与担保公司合作、线下与典当行合作、线下加盟门店合作等形式,这些平台除线下加盟模式外,多数因自身风控成本及能力有限,把更多的审贷风控交给线下,转嫁风险,利益分成。仅以与线下小贷公司合作这种形式为例,典型代表为深圳人人聚财,声称开启了P2P3.0模式。按他们的说法是,P2P网贷3.0模式的核心就是做整合,将风险转移给合作机构,同时也吸纳更庞大的业务量,其规模扩张的速度相比1.0模式和2.0模式要快得多,在市场上也会有差异化发展的空间。
  但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在中国特色的市场上发展?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控制风险?更有优势获得投资者信任?
  最近,拍拍贷和人人聚财就因模式问题,在网上开始了“口水战”,也来开了平台间的关于模式之争的论战序幕。
  下为近期两家平台的论战文章:
  一、拍拍贷
  
  P2P只有转基因 没有新模式
  最近伴随着央行对p2p平台三种行为不能称之为P2P的界定,各方喝彩的同时,也有一些别的声音夹杂在其中尽力释放,最典型的就是所谓P2P 3.0模式。
  P2P从2007年拍拍贷第一家在中国创立以来,其实走过了6个多年头,真正想了解P2P是什么的,只要认真研究拍拍贷的做法的,基本上都能搞懂,这也是为什么央行银监每次调研这个市场,必看拍拍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拍拍贷和landing club是同一年成立的,也知道拍拍贷最“像”landing club,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拍拍贷从来就没有简单抄袭国外同行。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外有着完善的征信体系,中国相比差很多,你怎么可能完全去抄?在美国,lending club针对的是,能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的人,只是通过更加透明的互联网方式,让这种借款的成本更小。在中国,拍拍贷看准了更多是1亿信用卡用户以外的5亿中国网民消费者和4400万无法从银行贷到款的小微企业,通过6年实践,不断摸索建立线上纯信用的数据模型,判定违约成本来进行风险定价,所以,从目标到实践的风控模型和管理,都不可能有“美国爸爸”。如果一定要说拍拍贷和lending club最像,那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两者都坚持了在线上开展业务。
  但你一定会说,为什么现在中国这么多P2P,大部分都和拍拍贷长得不一样呢?我说,好吧,如果说长得不一样,就叫模式不同,那就太可笑了。我认为主流P2P坚持的核心特点都是一样的,没有模式的不同。核心本质以外的一些形式,其实不叫模式不同,我更愿意叫“转基因”。在中国,转基因是最普遍的,但你不会把转基因称之为新模式。
  主流P2P平台,都坚持一点,就是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透明化,保证peer to peer的实质,因为只有这样,实现金融脱媒,让供需关系更直接,减少中间链条,才能真正高效、零风险、成本更低,多方共赢。另外,从合规角度,不做平台担保能力以外的兜底担保的事情,不欺骗消费者。
  目前P2P最主流的平台代表只有两家,一家是拍拍贷,一家是人人贷。而两者,也没有模式之差异。唯一的差别在于,拍拍贷目前更多是通过互联网来开展业务,人人贷在部分尝试通过线下方式来开展业务。我认为这两者主要看,谁能更高效实现P2P平台的小额借贷业务。从本质看,互联网的特点,确实能够更加快速和低成本高效率来开展这个业务,这个是传统金融机构现在必须依附网点发展所困难的地方,但是,如果有企业能够部分吸收线下的优势,同时控制好自身成本和发展效率,也不能说就必须是1和0的互不相容。P2P在中国,虽有6年多之久,但总体上,还是处在发展初期阶段,这个阶段,不要急于说模式之争,而应该坚持核心,多元发展,积极试错,务实进取。你看,在中国99%以上老百姓都还不懂什么叫P2P,在最了解行业的媒体都觉得雾里看花的时候,怎么可能已经诞生出成熟的3.0模式?在中国现在发展初期,只有体用之试,没有模式之争。但凡鼓噪模式的,无外乎是希望博个好名头而已,要我说,那个只是基因变异而已。
  如果一定要说,我觉得,P2P平台,本质是做着金融或者类金融的事情,那么其核心业务,就是风险控制,如果一个平台自身没有风险控制能力,而外包风险控制,那最多算是一个渠道,而根本不是模式。如果互联网,仅仅只是充当一个渠道,而没有在产品端业务端实际去改变现有金融结构,那妄谈什么颠覆金融,真的是不可能的。况且,外包给第三方线下机构能够真正实现风险为0吗?这个真的还难说。为什么互联网平台要比此前的民间借贷方式更加健康一点,我想监管层是看得很清楚的,因为只有真正实现平台线上风控,将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上,才能从数据管理角度,摸索出控制风险的道路。如果借贷行为依旧散落在线下,风控依赖线下其他机构来做,那么平台对于监管的价值何在呢?风险要集中管理,而不是到处释放,这个很关键。
  (作者系拍拍贷资深市场副总裁,在互联网有多年市场营销经验,曾在阿里、安居客和快钱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市场高管)
  二、人人聚财
  
  P2P网贷:无模式,无未来
  拜读了拍拍贷资深市场副总裁的大作《P2P只有转基因,没有新模式》,笔者特别不同意其中的两个观点:一、从业者没有心思操心自己算什么模式,没有心思操心自己算什么模式的只是打工者,绝对称不上从业者,更不用说运营者、决策者了;二、中国的P2P经过6年多的适应中国国情式发展,已经有了若干模式——以上海的拍拍贷为代表的纯线上模式、以北京的人人贷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以深圳的人人聚财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合作模式——这已经是客观存在,无视多种模式并存,求同存异的客观事实,无益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瀛海威和P2P网贷有几毛钱关系
  1996年早春的一天,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纪念日——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诞生了。
  在维基百科上可以看到瀛海威的“生命线”:1995年,张树新创办“北京瀛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9月,瀛海威公司扩股,总市值为2120万元,主要股东有兴发集团、北京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1997年1月,瀛海威与微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998年6月,张树新离开瀛海威,同年11月15位高管辞职;1999年11月。瀛海威融资成功,新瀛海威在香港注册成立。2001年,瀛海威开始裁员。2003年,瀛海威营业执照被吊销,被信息产业部注销经营资格。2005年,张树新和瀛海威老员工曾在北京组织过一次聚会,瀛海威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正式步入互联网“史”中……
  说P2P网贷怎么扯到瀛海威头上去了?各位看官别急,瀛海威和P2P网贷还真有关系。
  和十多年后张俊创立拍拍贷如出一辙,张俊一回国,从此有了拍拍贷;张树新一回国,从此有了瀛海威。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可能不敌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千万不可小瞧中国人的学习精神、学习能力。
  瀛海威与当时美国在线的营运模式如出一辙,不同有二:其一是:美国在线并不需要直面来自其他巨大的竞争,但在中国,瀛海威当时的对手是中国电信,只不过当时中国电信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市场前景,因此瀛海威在中国电信还没有来得及涉足的领域前,担当了拓荒者的角色,也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其二:虽然14年后,中国网民人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在当时互联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据资料统计,瀛海威注册会员人数有6万人,但绝大多数是25岁以下月收入一二千元的网虫,他们上网的目的是消遣和娱乐。
  各位看官耐着性子读到这里,应该也明白了瀛海威和P2P网贷的关系值几毛钱了吧?2007年来到中国的P2P网贷,和欧美国家相比,不同有二:其一是:征信体系特别不完善,违约成本特别低;其二是: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网上可以借钱,而且借钱的成本要低于民间小贷,速度要快于银行机构;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网上可以理财,而且预期收益率数倍于现有理财产品,关键还是手续简便,门槛极低,流通便捷。不要说2007年那时候了,网购都才刚刚兴起,还互联网理财呢,就是搁到2013年搁到现在,这些问题还依旧存在啊。
  每个行业的先驱都是值得后来者尊敬的,没有瀛海威,后来的网易、新浪可能就得晚几年成事;没有拍拍贷,人人贷、人人聚财的今天也一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一直和媒体朋友说,拍拍贷是个值得尊敬的公司,对于中国的P2P网贷事业来说,他们是拓荒者,而且还一直在坚持当年的姿势,难能可贵。最近我也在建议人人聚财创始合伙人、CEO许建文12月15号去上海参加福布斯举办的“互联网金融:崛起之后”论坛的时候,得闲约约张俊张总,去外滩喝喝茶聊聊人生和P2P网贷。
  100亿的误读和200亿的掷地有声
  前一阵子,有媒体报道说,据拍拍贷内部人士透露,张俊在邮件中表示,拍拍贷明年的交易规模可望达到100亿元。报道一出,网络红人江南愤青就在新浪微博上约架,表示如果拍拍贷明年做到了100亿,就“西湖裸跳”,我也在虎嗅写了一篇《“抄”来的拍拍贷,“逼”出来的人人聚财》,认为拍拍贷的100亿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人贷并没有出来应约,并没有出来告诉各位看官:我要如何如何做,所以100亿真的吹牛皮。随后,张俊张总出来“辟谣”了:“100亿系媒体误读。”一切尘埃落定,一切心知肚明。
  在11月28-30日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在互联网金融展区,人人聚财的展位布置是最经济、最简陋也最吸引人眼球的,一个标展,没有装修,简易的KT板上有两个水印:民间金融阳光化整合者、让上班族先富起来——这也是人人聚财的愿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坐标轴: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成交量——上面赫然写着:2011年11月0万元;2012年2月28万元……2011年11月6000万元;2014年30亿元;2015年200亿元。
  在随后的媒体发布会上,人人聚财CEO许建文是这样和媒体朋友解释,如何做到200亿的:中国现在有7000多家小贷公司(担保机构),为了加强和这些第三方有效合作,人人聚财合伙人、副总裁黄芳主管主抓这块儿,假设我们能够从中选择10%优秀的、靠谱的建立合作关系,如果一个机构一年能提供1000万元的项目,700家机构就是70亿元,如果每家平均能提供3000万元的项目,700家机构就是210亿元。700家不多,3000万元也不多,200亿元也不多——这里应该有掌声,也期望有看官站出来“约架”。
  这里回到主题上来,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面对100亿元交易量的“误读”,和2011年成立的人人聚财,面对200亿元交易量的“掷地有声”,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模式”——区别在于模式,优劣在于模式,盈利在于模式,成败在于模式。
  无模式,无未来
  就像前面提到的瀛海威,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间断的自造“热点”中被新闻轰炸,由此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无名的地方性网络公司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几乎所有有关这个行业的概念都源于这家公司。但是因为瀛海威一直找不到适合它的盈利模式,最终消失在了互联网的历史舞台。
  如果一个从业者、运营者、决策者,忙得连自己公司的模式都来不及思考,那一定是个不合格的从业者、运营者、决策者。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运营者、决策者应该做什么?毫无疑问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公司战略与愿景,通过什么来实现?执行。通过什么来保障顺利实现?模式!
  (作者系人人聚财媒体总监,个人微信:liuxiafeng001,微信公号:p2pguancha)

https://aisshopp.com/life-is-full-of-wealth-feng-shui%e2%98%a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